





怎樣提高母鵝的產蛋量
臨近開產的母鵝一般有以下特征:羽毛緊湊有光澤,尾羽嚴直;后腹寬大而下垂、松軟且有彈性,恥骨間距寬;喜歡吃礦物質飼料如貝殼、石灰石、煤灰渣等,母鵝在公鵝身邊點頭尋求交配,行動緩慢、性情溫順。此時應在管理上抓妤以下幾點:
1.公、母比例合理,每天放到江、河或塘中嬉水,能提高種蛋受精率。葷素兼食,不僅需要豐富的維素,還要有足夠的蛋白質飼料。養(yǎng)鵝戶每天除放牧溝渠、塘泊、草地覓食野草、小蟲、小蝦、魚等食物外,還應補喂混合飼料,特別應堅持給母鵝加喂夜餐。
2.給與充足的光照時間,堅持每天光照13-15個小時,使鵝得到充足的光照,促進排卵多產蛋。
怎么提高鵝苗的成活率
及早飲水,有利于卵黃的吸收,刺激食欲,促進胎糞排除,宜飲清潔的冷水,忌飲冷開水、污水。在水中加入5—10%的葡萄糖或電解多維,這對提高鵝苗成活率有大幫助。
2、適時開食,防止能量和養(yǎng)分供應相脫節(jié),開食飼料中必須有青飼料。
3、防止日曬雨淋、防止鵝苗受熱、在運輸途中不喂食,溫度是育鵝苗的首要條件,溫度與體溫的調節(jié)、運輸、采食、飲水以及死了的消化吸收有關系,濕度和溫度不一樣,對鵝苗的健康和生長發(fā)育有大影響,二者共同起作用。





農村小型鵝苗養(yǎng)殖的育雛方式
農村小型鵝苗養(yǎng)殖的育雛方式
1.自溫育雛設備
自溫育雛是利用籮筐或竹圍欄作擋風保溫器材,依靠雛鵝自身發(fā)出的熱量達到保溫的目的。此法設備簡單且經濟,但管理費工,故只適用于小規(guī)模育雛。
(1)自溫育雛籮筐自溫育雛籮筐分兩層套筐和單層竹筐兩種。
兩層套筐由竹片編織而成的筐蓋、小筐和大筐拼合而成??鹕w直徑60厘米,高20厘米,作保溫和喂料用。大筐直徑50~55厘米,高40~43厘米,小筐的直徑比大筐略小,高18~20厘米,套在大筐之內作為上層。大小筐底鋪墊草,筐壁四周用草紙或棉布保溫。每層可盛初生雛鵝10只左右,以后隨日齡增大而酌情減少。這種籮筐還可供出雛和蛋用。另一種是單尾竹筐,筐底和周圍用墊草保溫,上覆筐蓋或其他保溫物??饍扔r,喂料前后提取雛鵝出入和清潔工作等十分煩瑣。 (2)自溫育雛欄自溫育雛欄是在育雛舍內用50厘米高的竹編成的蔑圍,圍成可以擋風的若干小欄,每個小欄可容納100只雛鵝以上,以后隨日齡增長而擴大圍欄面積。欄內鋪上墊草,蔑上架以竹條蓋上覆蓋物保溫,此法比在筐內育雛管理方便。
養(yǎng)鵝設備較為簡單,未形成系列化、規(guī)格化的產品系列。一般都沿用形式多樣的簡易手工制品或借用一些現代養(yǎng)雞的設備。 運輸籠 用作育肥鵝的運輸,鐵籠或竹籠均可,每只籠可容8~10只,籠頂開一小蓋,蓋的直徑為35厘米,籠的直徑為75厘米,高40厘米。
養(yǎng)殖鵝的優(yōu)勢
1、我國地域遼闊,地理緯度獨特,自然生態(tài)條件優(yōu)越,草地、濕地面積約7200萬畝,僅河南就有270多萬畝,很適于養(yǎng)鵝。我國有3000多年的養(yǎng)鵝歷史,有十多個各種類型的優(yōu)良鵝種,是世界上的養(yǎng)鵝大國,年飼養(yǎng)量約達8億只,占世界養(yǎng)鵝總量的40%左右。2、養(yǎng)鵝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(yè)。我國農村剩余勞力多,工資低,很適于養(yǎng)鵝生產。而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發(fā)達國由于勞動力緊缺,工資高,不適于養(yǎng)鵝,故無國際競爭對手,給我們留下了寬松的發(fā)展空間,可謂難得的機遇。
3、鵝以食草為主,耗糧少,屬于節(jié)糧型家禽,發(fā)展養(yǎng)鵝符合人多地少,農村剩余勞力多,飼糧不足,農、林、果副產品豐富的國情。養(yǎng)鵝和養(yǎng)豬相比,同樣的飼料量養(yǎng)鵝可得到三倍于豬的產量。鵝生長快,飼料利用率高,飼養(yǎng)周期短,60~90天即可出欄上市,經濟周轉快。
4、鵝的生活能力和抗病力強,適應性廣,耐粗放飼養(yǎng),無需高水平的飼養(yǎng)設施,規(guī)??纱罂尚?,適于農戶飼養(yǎng)。 2018養(yǎng)鵝賺嗎? 5、鵝肉營養(yǎng)豐富,肉質好,蛋白質含量高達17.6~18.2%,賴氨酸含量比雞肉高30%,鵝體脂肪含量僅11%左右,而瘦肉肪為28.8%左右,瘦羊肉為13%左右,而鵝脂肪中對人對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比豬、牛、羊都豐富得多,故鵝肉滋味鮮美,肥而不膩,且鵝肉膽固醇含量低,有益于人身體健康,消費者都不用怕因吃鵝肉而引發(fā)的病。
6、鵝能充分利用多種農作物副產品和林木落葉轉化為鵝產品,既豐富了鵝的飼料資源,降低了飼料成本,又能夠減少燒秸稈造成的環(huán)境污染。鵝的糞便又可以肥田,增加土壤有機質,改善土壤結構,提高農作物產量,形成良性循環(huán),促進農業(yè)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
